快捷导航

新闻中心

乐鱼体育官网app:如何饲养猪
2024-05-15 15:44:02

  猪吃拌玉米面和菜类比较有营养..最好是放养的好 ,不要圈养。由于饲养条件有限,多圈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猪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乐鱼体育官网app:如何饲养猪

  推行高密度养成猪。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育肥猪超90公斤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 。

  品种要优。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当前,要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内率66%,料肉比2.8:1。

  饲料要廉。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

  防疫要严。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出栏要适时。如二元猪休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倒喂法”养猪,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并结合猪的生育规律和特点而确定的新型养猪法,该办法在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用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其比例为:精饲料60%,青饲料25%,粗饲料15%。这种方式既缩短了猪的饲养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饲料资源,从而节约了精饲料用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①保温防压。哺乳仔猪适宜温度:l-7日龄为32℃-28℃, 8-35日龄为28℃-24℃,舍内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 50%-70%,保持空气新鲜。仔猪应设有保温箱或保温室,并在保温箱底或距保温室底30-40厘米处挂一只250瓦的红外线灯泡。同时做好仔猪护理工作,并在分娩栏内安装护仔栏。

  ②吃足初乳及固定。仔猪生后1小时内要人工辅助吃足初乳。生后2-3日龄内要固定好。固定以自选为主,个别调整为辅,把初生体重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排,把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固定在后排。

  ③补铁与过仔并窝。仔猪生后2-3日龄内,肌肉注射铁制剂,每头剂量100-150毫克铁。泌乳母猪每头哺仔10-12头,对窝产超过12头或不足7头的仔猪按先产的仔猪往后产的母猪过仔的原则,把过哺的仔猪过给产期相差不超过3天、产仔少的母猪代哺。仔猪过哺前必须吃足初乳。对产仔过少的母猪,可按过仔的原则,将两窝仔猪合并1窝,由一头体质好。乳量充足的母猪哺育。仔猪并窝前必须吃足初乳。

  ④开食与补料。仔猪生后5日龄训练饮水,7日龄训练开食,至2O日龄应全部开食。一仔猪开食后,补喂全价配合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日喂5-6次。

  ⑥卫生与消毒。每天清扫圈舍除粪2次,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剂消毒1次。

  ⑦疫病防治。仔猪生后2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

  ①进猪前准备。仔猪培育舍在转入仔猪前1周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

  ②饲养。仔猪入舍后,2周内仍喂给原仔猪料,l周内控制采食,日暖5-6次,自由饮水。2周之后逐渐过渡到肥有前期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日喂4-5次,自由饮水。

  ③管理。仔猪断奶后原窝转入仔猪培育舍,要及时进行,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舍内温度控制在25℃-20℃,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每天清扫圈舍2次,每周会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1次。仔猪生后55-60日龄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仔猪副伤寒疫苗。仔猪在转群前用驱虫精、四咪吐等驱虫药驱除体内寄生虫,或用虫克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当仔猪在仔猪培育舍饲养5周时转入生长肥猪育舍。

  每天清扫圈舍和除粪2次,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1次。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当肥猪体重达90-100公斤时出栏。

  猪有天赋拱土的遗传特性,拱土觅食是猪采食行为的一个突出特征。猪鼻子是高度发育的器官,在拱土觅食时,嗅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尽管在现代猪舍内,饲以良好的平衡日粮,猪还表现拱地觅食的特征,喂食时每次猪都力图占据食槽有利的位置,有时将两前肢踏在食槽中采食,如果食槽易于接近的话,个别猪甚至钻进食槽,站立食槽的一角,就像野猪拱地觅食一样,以吻突沿着食槽拱动,将食料搅弄出来,抛洒一地。

  特别喜爱甜食,研究发现未哺乳的初生仔猪就喜爱甜食。颗粒料和粉料相比一下,猪爱吃颗粒料;干料与湿料相比,猪爱吃湿料,且花费时间也少。

  群饲的猪比单饲的猪吃得多、吃得快,增重也高。猪在白天采食6~8次,比夜间多1~3次,每次采食持续时间10~20min,限饲时少于10min,任食(自由采食),不仅采食时间长,而且能表现每头猪的嗜好和个性。仔猪每昼夜吸吮次数因年龄不同而异,约在15~25次范围,占昼夜总时间的10%~20%,大猪的采食量和摄食频率随体重增大而增加。

  在多数情况下,饮水与采食同时进行。猪的饮水量是相当大的,仔猪初生后就需要饮水,主要来自母乳中的水分,仔猪吃料时饮水量约为干料的两倍,即水与料之比为2:1;成年猪的饮水量除饲料组成外,很大程度取决于环境温度。吃混合料的小猪,每昼夜饮水9~10次,吃湿料的平均2~3次,吃干料的猪每次采食后立即需要饮水,自由采食的猪通常采食与饮水交替进行,直到满意为止,限制饲喂猪则在吃完料后才饮水。月龄前的小猪就可学会使用自动饮水器饮水。

  猪不在吃睡的地方排粪尿,或许是祖传本性。野猪不在窝边拉屎撒尿,推断为以避免敌兽发现。

  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猪是家畜中最爱清洁的动物。猪能保持其睡窝床干洁,能在猪栏内远离窝床的一个固定地点进行排粪尿。猪排粪尿是有一定的时间和区域的,一般多在食后饮水或起卧时,选择阴暗潮湿或污浊的角落排粪尿,且受邻近猪的影响。据观察,生长猪在采食过程中不排粪,饱食后约5min左右开始排粪1~2次,多为先排粪后再排尿,在饲喂前也有排泄的,但多为先排尿后排粪,在两次饲喂的间隔时间里猪多为排尿而很少排粪,夜间一般排粪2~3次,早晨的排泄量最大,猪的夜间排泄活动时间占昼夜总时间的1.2%~1.6%。

  猪的群体行为是指猪群中个体之间发生的各种交互作用。结对是一种突出的交往活动,猪群体表现出更多的身体接触和保持听觉的信息传递。

  在无猪舍的情况下,猪能自我固定地方居住,表现出定居漫游的习性,猪有合群性,但也有竞争习性,大欺小,强欺弱和欺生的好斗特性,猪群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

  一个稳定的猪群,是按优势序列原则,组成有等级制的社群结构,个体之间保持熟悉,和睦相处,当重新组群时,稳定的社群结构发生变化,则爆发激烈的争斗,直至重新组成新的社群结构。

  猪群具有明显的等级,这种等级刚出生后不久即形成,仔猪出生后几小时内,为争夺母猪前端会出现争斗行为,常出现最先出生或体重较大的仔猪获得最优位置。同窝仔猪合群性好,当它们散开时,彼此距离不远,若受到意外惊吓,会立即聚集一堆,或成群逃走,当仔猪同其母猪或同窝仔猪离散后不到几分钟,就出现极度活动,大声嘶叫,频频排粪尿。年龄较大的猪与伙伴分离也有类似表现。

  猪群等级最初形成时,以攻击行为最为多见,等级顺位的建立,是受构成这个群体的品种。体重、性别、年龄和气质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体重大的、气质强的猪占优位,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占优位,公比母、未去势比去势的猪占优位。小体型猪及新加入到原有群中的猪则往往列于次等,同窝仔猪之间群体优势序列的确定,常取决于断奶时体重的大小,不同窝仔猪并圈喂养时,开始会激烈争斗,并按不同来源分小群躺卧,大约24~48h内,明显的统治等级体系就可形成,一般是简单的线型。在年龄较大的猪群中,特别在限饲时,这种等级关系更明显,优势序列既有垂直方向,也有并列和三角关系夹在其中,争斗优胜者,次位排在前列,吃食时常占据有利的采食位置,或优先采食权。在整体结构相似的猪群中,体重大的猪往往排在前列,不同品种构成的群体中不是体重大的个体而是争斗性强的品种或品系占优势。优势序列建立后,就开始和平共处的正常生活,优势猪的尖锐响亮的呼嗜声形成的恐吓和用其吻突佯攻,就能代替咬斗,次等猪马上就退却,不会发生争斗。

  在生产实践中能见到的争斗行为一般是为争夺饲料和争夺地盘所引起,新合并的猪群内的相互交锋,除争夺饲料和地盘外,还有调整猪群居结构的作用。当一头陌生的猪进入一群中,这头猪便成为全群猪攻击的对象,攻击往往是严厉的,轻者伤皮肉,重者造成死亡。如果将两头陌生性成熟的公猪放在一起时,彼此会发生激烈的争斗。它们相互打转、相互嗅闻,有时两前肢趴地,发出低沉的吼叫声,并突然用嘴嘶咬,这种斗争可能持续一小时之久,屈服的猪往往调转身躯,嚎叫着逃离争斗现场,虽然两猪之间的格斗很少造成伤亡,但一方或双方都会造成巨大损失,在炎热的夏天,两头幼公猪之间的格斗,往往因热极虚脱而造成一方或双方死亡。猪的争斗行为,多受饲养密度的影响,当猪群密度过大,每猪所占空间下降时,群内咬斗次数和强度增加,会造成猪群吃料攻击行为增加。降低饲料的采食量和增重。这种争斗形式一是咬其对方的头部,二是在舍饲猪群中,咬尾争斗。新合群的猪群,主要是争夺群居次位,争夺饲料并非为主,只有当群居构成形成后,才会更多地发生争食和争地盘的格斗。

  性行为包括发情、求偶和交配行为,母猪在发情期,可以见到特异的求偶表现,公、母猪都表现一些交配前的行为等。

  发情母猪主要表现卧立不安,食欲忽高忽低,发出特有的音调柔和而有节律的哼哼声,爬跨其他母猪,或等待其他母猪爬跨,频频排尿,尤其是公猪在场时排尿更为频繁。发情中期,在高度强烈时期的母猪,当公猪接近时,调起臀部靠近公猪,闻公猪的头、肛门和包皮,紧贴公猪不走,甚至爬跨公猪,最后站立不动。接受公猪爬跨。管理人员压其母猪背部时,立即出现呆立反射,这种呆立反射是母猪发情的一个关键行为。

  公猪一旦接触母猪,会追逐它,嗅其体侧肋部和外,把嘴插到母猪两腿之间,突然往上拱动母猪的臀部,口吐白沫,往往发出连续的、柔和而有节律的喉音哼声,有人把这种特有的叫声称为“求偶歌声”,当公猪性兴奋时,还出现有节奏的排尿。

  有些母猪表现明显的配偶选择,对个别公猪表现强烈的厌恶,有的母猪由于内激素分泌失调,表现性行为亢进,或不发情和发情不明显。

  公猪由于营养和运动的关系,常出现低下,或公猪发生自淫现象,群养公猪,常造成稳固的同性性行为的习性,群内地位低的公猪多被其他公猪爬跨。

  母性行为包括分娩前后母猪的一系列行为养猪,如絮窝、哺乳及其他抚育仔猪的活动等。

  母猪临近分娩时,通常以衔草、铺垫猪床絮窝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栏内是水泥地而无垫草,只好用蹄子抓地来表示,分娩前24h,母猪表现神清不安,频频排尿、磨牙、摇尾、拱地、时起时卧,不断改变姿势。分娩时多采用侧卧,选择最安静时间分娩,一般多在下午4时以后,特别是在夜间产仔多见。当第一头小猪产出后,有时母猪还会发出尖叫声,当小猪吸吮母猪时,母猪四肢伸直亮开,让初生仔猪吃乳。母猪整个分娩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处在放奶状态,并不停地发出哼哼的声音,母乳饱满,甚至奶水流出容易使仔猪吸吮到。母猪分娩后以充分暴露的姿势躺卧,形成一热源,引诱仔猪挨着母猪躺下,授乳时常采取左倒卧或右倒卧姿势,一次哺乳中间不转身,母仔双方都能主动引起哺乳行为,母猪以低度有节奏的哼叫声呼。仔猪哺乳,有时是仔猪以它的招唤声和持续地轻触母猪来发动哺乳,一头母猪授乳时母仔猪的叫声,常会引起同舍内其他母猪也哺乳。仔猪吮乳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开始仔猪聚集处,各自占据一定位置,以鼻端拱摩,吸吮,仔猪身向后,尾紧卷,前肢直向前伸,此时母猪哼叫达高峰,最后排乳完毕,仔猪又重新按摩,哺乳停止。

  母仔之间是通过嗅觉、听觉和视觉来相互识别和相互联系的,猪的叫声是一种联络信息。例如:哺乳母猪和仔猪的叫声,根据其发声的部位(喉音或鼻音)和声音的不同可分为嗯嗯之声(母仔亲热时母猪叫声),尖叫声(仔猪的惊恐声)和鼻喉混声(母猪护仔的警告声和攻击声)三种类型,以此不同的叫声,母仔互相传递信息。

  母猪非常注意保护自己的仔猪,在行走、躺卧时十分谨慎,不踩伤、压伤仔猪,当母猪躺卧时,选择靠栏三角地不断用嘴将其仔猪排出卧位慢慢地依栏躺下,以防压住仔猪,一旦遇到仔猪被压,只要听到仔猪的尖叫声,马上站起,防压动作再重复一遍,直到不压住仔猪为止。

  带仔母猪对外来的侵犯,先发出警报的吼声,仔猪闻声逃窜或伏地不动,母猪会张合上下颌对侵犯者发出威吓,甚至进行攻击。刚分娩的母猪即使对饲养人员捉拿仔猪也会表现出强烈的攻击行为。这些母性行为,地方猪种表现尤为明显。现代培育品种,尤其是高度选育的瘦肉猪种,母性行为有所减弱。

  猪的行为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活动大部在白昼,在温暖季节和夏天。夜间也有活动和采食,遇上阴冷天气,活动时间缩短。猪昼夜活动也因年龄及生产特性不同而有差异,仔猪昼夜休息时间平均60%~70%,种猪70%,母猪80%~85%,肥猪为70%~85%。休息高峰在半夜,清晨8时左右休息最少。

  哺乳母猪睡卧时间表现出随哺乳天数的增加睡卧时间逐渐减少,走动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这是哺乳母猪特有的行为表现。

  哺乳母猪睡卧休息有两种,一种属静卧,一种是熟睡,静卧休息姿势多为侧卧,少为伏卧,呼吸轻而均匀,虽闭眼但易惊醒,熟睡为侧卧,呼吸深长,有鼾声且常有皮毛抖动,不易惊醒。

  仔猪出生后3天内,除吸乳和排泄外,几乎全是甜睡不动,随日龄增长和体质的增强活动量逐渐增多,睡眠相应减少,但至40日龄大量采食补料后,睡卧时间又有增加,饱食后一般较安静睡眠。仔猪活动与睡眠一般都尾随效仿母猪。出生后10天左右便开始同窝仔猪群体活动,单独活动很少,睡眠休息主要表现为群体睡卧。

  探究行为包括探查活动和体验行为。猪的一般活动大部来源于探究行为,大多数是朝向地面上的物体,通过看、听、闻、尝、啃、拱等感官进行探究,表现出很发达的探究躯力,探究躯力指的是对环境的探索和调查,并同环境发生经验性的交互作用。猪对新近探究中所熟悉的许多事物,表现有好奇、亲近的两种反应,仔猪对小环境中的一切事物都很“好奇”,对同窝仔猪表示亲近。探究行为在仔猪中表现明显,仔猪出生后2min左右即能站立,开始搜寻母猪的,用鼻子拱掘是探查的主要方法。仔猪的探究行为的另一明显特点是,用鼻拱、口咬周围环境中所有新的东西。用鼻突来摆弄周围环境物体是猪探究行为的主要方面,其持续时间比群体玩闹时间还要长。

  猪在觅食时,首先是拱掘动作,先是用鼻闻、拱、舔、啃,当诱食料合乎口味时,便开口采食,这种摄食过程也是探究行为。同样,仔猪吸吮母猪的序位,母仔之间彼此能准确识别也是通过嗅觉、味觉探查而建立的。

  猪在猪栏内能明显地区划睡床、采食、排泄不同地带,也是用鼻的嗅觉区分不同气味探究而形成的。

  异常行为是指超出正常范围的行为,恶癖就是对人畜造成危害或带来经济损失的异常行为,它的产生多与动物所处环境中的有害刺激有关。如长期圈禁的母猪会持久而顽固地咬嚼自动饮水器的铁质。母猪生活在单调无聊的栅栏内或笼内,常狂燥地在栏笼前不停地啃咬着栏柱。一般随其活动范围受限制程度增加则咬栏柱的频率和强度增加,攻击行为也增加,口舌多动的猪,常将舌尖卷起,不停地在嘴里伸缩动作,有的还会出现拱癖和空嚼癖。

  同类相残是另一种有害恶癖,如神经质的母猪在产后出现食仔现象。在拥挤的圈养条件下,或营养缺乏或无聊的环境中常发生咬尾异常行为,给生产带来极大危害。

  猪的行为有的生来就有,如觅食、母猪哺乳和性的行为,有的则是后天发生的,如学会识别某些事物和听从人们指挥的行为等,后天获得的行为称条件反射行为,或称后效行为。后效行为是猪生后对新鲜事物的熟悉而逐渐建立起来的。猪对吃、喝的记忆力强,它对饲喂的有关工具、食槽、饮水槽及其方位等,最易建立起条件反射,例如:小猪在人工哺乳时,每天定时饲喂,只要按时给以笛声或铃声或饲喂用具的敲打声,训练几次,即可听从信号指挥,到指定地点吃食。由此说明,猪有后效行为,猪通过任何训练,都可以建立起后效行为的反应,听从人的指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