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年初以来的快速下跌走势,并不出人意料,猪价不过依了历史规律的引导,又开始另一段“轮回”罢了。
2019年底,连见过大世面的王石都忍不住反复向刘永好打听养猪的收益,现在回头看,这就颇有点儿“先行指标”的味道。彼时,王石反复请教,但刘永好“太极”打得好——(赚的钱)请你吃猪肉大餐肯定没问题。虽然牵涉上市公司信披关节,刘永好确实不能“知无不言”,但站定“养猪专业户”的立场,刘永好内心大约也是藏了“小九九”的——肯定不希望自家暴增的利润,引动一众围观者“种草”的心念。
愿望当然仅仅是愿望。这一点刘永好心里肯定特别清楚,于是,虽然对王石的利润数据请教“顾左右而言他”,但介绍起自己来年的扩产计划,却格外详细——将再投90亿建9个大型养猪场,用“新好养猪模式”再养680万头猪。“680万”是个什么概念呢?新希望2019年全年出栏生猪不过355万头。
其实不惟新希望大力扩产,众多同行也都是快马加鞭争上游。但遗憾得很,“槛内人”的宏大计划和果决行动,对“槛外人”的吓阻作用几乎没有。据统计,2020年转行或兼职养猪者,仅房地产企业就超过了1000家。以果寻因养猪,或许,正是行业内企业大干快上的动作,强烈刺激了许多围观者,使之纷纷投身养猪事业。
众人拾柴火焰高。到去年8月份,按照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的说法,中国各大养猪企业已发布的在建或将建的养猪项目规模将达20亿头,而肉年消费不过6.5亿头左右。“6.5亿头”显然是一个高估的数字,为未来增长预留了相当的空间。
实际情况是,自2014年销量达峰后,全国年猪肉消费量就一路下滑,不考虑2019年的数据,2018年,全国猪肉消费量不过5595万吨,按照生猪100公斤的出栏标准,最多5.6亿头猪的量。在现实背景下,全国猪肉年销量如果能稳定在这个水平上,已经很不错,往更高的台阶上迈,实在有点儿不现实。以这个销量,对标20亿头的“愿景”,在未来几年内,养猪事业的形势就相当不乐观。按照陶一山的预测,2022年,猪肉价格有可能跌到每斤4元至5元的水平上。
这个局,要想无损伤破解,恐怕不容易,如此前所有的“猪周期”一样。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逻辑推导,压供给是根本出路,至于谁压、怎么压,又是另外的事。虽然扩大收储的提议,也算一个办法,但后续问题也不少,比如,收储能力是否跟得上?如果收储“洒洒水”,市场肯定没感觉,如果力度够大,会不会反而产生刺激作用?从实践经验看,喜欢钻这种空子的聪明人不少。
如此看来,破解问题、比较彻底地摆脱“猪周期”的束缚,似乎真没什么好办法。从理想主义出发,资本能够控制住投资冲动,当然是最好的“解药”,但就现实乃至可预期的未来看,这副“药”,确实还有点儿超前。现在可做的,恐怕一方面要控制资本进一步加杠杆,金融机构为“猪产能”加杠杆的时候,应该前后左右多看看,不能对风险熟视无睹,尤其对有热度的风险更要警惕;另一方面,整个行业对“猪周期”的研究是否能再深入些,毕竟,总被“猪周期”这样搞得团团转不是个事儿,比如,是否也能搞个“蓄水池”之类的东西,持续“储备”一定规模的“繁前母猪”,市场无事,可到期按生猪出栏,市场一旦产生供给压力,保证能繁母猪可以及时到位,只要仔猪供给跟得上,“猪无半年贵”就有保证,市场稳定就有保证。
总之,养猪是个辛苦活儿,为了免于苦上加苦,业内业外恐怕需要多想办法多沟通。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很重要,是正确决策的基础。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